试验研究

  • 务川县2024年玉米化肥减量增效试验研究

    董亚;

    2024年开展了玉米化肥减量增效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减少30%氮磷钾肥施用量的情况下,增施商品有机肥可有效提高N、P、K元素的利用率,从而提升玉米单产量,平均单产为8 470.95 kg/hm~2,均比其他处理增产。随着化肥减施量从10%增加到30%,肥料有效利用率和单产量明显提高。

    2025年11期 v.43;No.407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1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5 ]
  • 测土配方施肥模式下马铃薯肥料利用率试验研究

    陈永鹏;赵玉文;

    为研究测土配方施肥模式下马铃薯对氮肥、磷肥和钾肥的利用效率,通过田间试验,设置空白区(CK)、施磷钾肥区(N1)、施氮钾肥区(P1)、施氮磷肥区(K1)和施复合肥区(T1)共5个不同施肥处理,分析了土壤理化性质、马铃薯产量及养分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施复合肥(T1处理)显著提高了马铃薯产量,小区产量达到了78.95 kg。其中,钾肥对产量提升作用最大,缺钾区(K1)相对产量为72.9%,显著低于其他处理。土壤供肥能力显示K最为关键,供钾量为3 kg。而肥料利用率方面,钾肥利用率最高,达到35.1%,氮肥利用率为29.5%,磷肥利用率最低,仅为7.2%。研究还发现,缺钾条件下马铃薯可能通过增加N吸收来弥补不足,缺钾区(K1)马铃薯全氮质量分数最高,为30.22 g/kg。研究为优化马铃薯施肥策略、提高肥料利用率提供了理论依据。

    2025年11期 v.43;No.407 4-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2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8 ]
  • 严格管控类耕地低积累重金属作物品种筛选

    曾祥高;韦武当;张丽玲;覃凤金;韩文彬;吴文娟;林静雯;

    水稻、玉米是来宾市兴宾区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为筛选适合于严格管控类耕地种植的低积累重金属作物品种,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特设置本试验,以期为兴宾区严格管控类耕地安全利用提供技术支撑。试验设置了普通水稻品种、低积累水稻品种和玉米品种共3个处理进行田间试验,于兴宾区蒙村镇那碰村进行低积累重金属作物品种筛选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当地气候条件和耕地土壤条件下,低积累水稻品种(桂香99)比普通水稻品种(桂中谷)水稻产量高,且籽粒中Cd、Hg和As积累量低于普通水稻品种;相同地块种植玉米品种的Cd、Pb和As积累量低于水稻品种,玉米品种中瑞丰599对降低Cd、Hg和As积累效果最佳。

    2025年11期 v.43;No.407 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6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5 ]
  • 种子包衣材料对发芽率和幼苗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研究

    耿艳霞;

    为探究种子包衣材料对山东菏泽地区小麦、玉米、棉花种子发芽率与幼苗生长性能的影响,为当地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在菏泽农业科研试验田,以小麦(济麦22)、玉米(郑单958)、棉花(鲁棉研28)种子为对象,设不包衣对照组、生物菌剂包衣组、化学杀菌剂包衣组、营养型包衣组,3个重复。于特定温湿度与光照条件下播种培养,测定发芽率、株高、根长、鲜质量、干质量等指标。结果表明,生物菌剂包衣组发芽率提升显著,小麦、玉米、棉花分别提高7.3、5.7、6.8个百分点,且幼苗生长指标优于其他组。化学杀菌剂包衣组在抑制病原菌、提高发芽率方面具有作用,营养型包衣组可提供营养支持但综合效果较弱。菏泽地区生物菌剂包衣材料对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促进作用显著,化学杀菌剂和营养型包衣亦有一定效果。研究成果有助于当地农民合理选择种子包衣材料,提升种植效益与质量。

    2025年11期 v.43;No.407 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1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2 ]
  • 沿河县烤烟品种区域试验研究

    田慧源;毛林昌;罗征光;秦治明;蔡秀娟;田杰祥;李彦辉;

    按照2024年全国烤烟品种区域试验实施方案要求,贵州省铜仁市沿河县以烤烟K326、云烟87品种为对照品种,对9个新品种(系)进行了区域试验。结果表明,CF8704、云烟207、HB030、CF228品种(系)的经济性状优于对照品种,且农艺性状表现较好,适应性强,易烘烤;贵烟9号、HB023、09011比云烟87品种的性状表现较好。综合性状表现以CF8704、云烟207、HB030、CF228品种(系)较优。

    2025年11期 v.43;No.407 1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0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 ]
  • 大豆根瘤菌与氮素固定能力关系的试验研究

    张铜锤;陈高星;

    为全面评估大豆根瘤菌在大豆氮素固定和促进植株生长方面的效果,在黑龙江省的大豆种植基地进行了试验,选用“黑农55”作为试验品种,设置包括对照组、化学氮肥组、单一根瘤菌组、混合根瘤菌组多个处理组。结果显示,大豆根瘤菌显著提高了大豆的氮素固定能力,其中混合根瘤菌组的效果最佳。同时,混合根瘤菌组大豆的生长指标也显著提升,强调了大豆根瘤菌在大豆氮素固定和促进作物生长方面的重要潜力。

    2025年11期 v.43;No.407 1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1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8 ]
  • 栽培密度对苹果树光合作用效率和产量的影响试验

    麻国栋;

    为深入研究栽培密度对苹果树光合作用效率与产量的影响,在山东烟台的苹果种植区展开试验,选择红富士苹果品种,设置不同栽培密度的处理组,有低密度组(株行距3 m×5 m)、中密度组(株行距2.5 m×4.0 m)、高密度组(株行距2 m×3 m)和作为参照的传统密度对照组(株行距3 m×4 m),每组设3个重复样区以确保结果可靠。各处理组苹果树在生长期间进行统一管理,采用专业设备和方法测定苹果树光合作用效率相关参数,收获期统计产量。结果表明,不同栽培密度下苹果树光合作用效率和产量有明显变化,通过分析可知,特定栽培密度下苹果树光合作用效率和产量达到最优值,可为优化苹果树栽培密度、提高产量提供有力支撑。

    2025年11期 v.43;No.407 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2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7 ]
  • 微生物菌剂在水稻与玉米连作土壤改良中的应用效果及机理

    禤小春;

    探索了微生物菌剂在水稻与玉米连作土壤改良中的应用效果及机理。通过田间试验,对比分析了微生物菌剂与常规施肥对土壤理化性质、作物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微生物菌剂能优化土壤结构,提升肥力,表现为有机质、氮磷钾养分增加,pH值适宜。同时,可促进水稻与玉米生长发育,株高、叶面积及生物量显著增加,能够显著提高水稻和玉米的产量及品质,提高经济效益。此外,还阐述了微生物菌剂分解有机物质、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及抑制病原菌生长等机理,为其在农作物连作土壤改良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2025年11期 v.43;No.407 23-25+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2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2 ]
  • 大豆和其他作物轮作对土壤肥力的影响试验

    赵宁;

    探究了大豆与其他作物轮作对山东菏泽土壤肥力的影响,以期为当地作物轮作制度优化提供依据。在山东菏泽试验田,以大豆、小麦、玉米、棉花为试验作物,设置大豆-小麦轮作组(SW组)、大豆-玉米轮作组(SC组)、大豆-棉花轮作组(SS组)、小麦连作组(WC组)、玉米连作组(CC组)、棉花连作组(CS组),各处理组设3个重复小区。在作物生长季结束后采集0~20 cm土壤样品,测定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等肥力指标。连续3年试验结果显示,轮作组土壤肥力指标均优于连作组。轮作组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质量分数逐年上升且显著高于连作组,如SW组第3年有机质质量分数达1.42%,WC组仅为1.25%。这得益于大豆固氮及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改善,大豆根系分泌物与残茬可促进养分转化与循环,减少化肥投入,提升土壤肥力,为山东菏泽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025年11期 v.43;No.407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9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7 ]
  • 碧江区不同品种马铃薯对比探索

    易有广;万召娣;刘开国;

    为了进一步探索适宜碧江区马铃薯主栽品种的不同表现,并为大面积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引进希森6号、威芋5号、威芋7号、青薯9号、黔芋8号、黔芋9号6种马铃薯脱毒种薯进行了品种对比探索。结果表明,希森6号产量42 502.2 kg/hm~2,表现最好,建议推广。

    2025年11期 v.43;No.407 2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4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 ]
  • 不同播种深度对小麦出苗率及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

    乔聚慧;

    为了探究不同播种深度对小麦出苗率及生长发育的影响,为菏泽地区小麦高产优质栽培提供依据,以“济麦22”为材料,设置2、3、4、5、6 cm共5个播种深度处理组,记录出苗率、不同生长阶段株高、分蘖数、叶面积、产量、千粒质量、蛋白质质量分数等品质指标。研究表明,播种过浅或过深均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播种深度为3 cm时,小麦出苗率最高(93.7%),株高、分蘖数、叶面积等生长指标最佳,千粒质量、蛋白质质量分数等品质指标最优,产量最高(7 962 kg/hm~2)。

    2025年11期 v.43;No.407 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4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5 ]
  • 不同栽培模式对玉米产量及土壤健康的影响研究

    王丽娜;

    为了探究山东地区不同栽培模式对土壤健康及玉米产量的影响,为优化玉米栽培技术提供依据,在菏泽一处玉米种植试验田设置传统栽培模式(TCM)、精准栽培模式(PCM)和生态栽培模式(ECM)3个处理组,对比分析不同模式下土壤养分、物理性质、微生物群落及玉米产量相关指标。研究结果表明,生态栽培模式下,0~20 cm与20~40 cm土层的有机质、全氮等养分质量分数显著高于其他模式,土壤体积质量低、孔隙度高,微生物数量多且群落多样,玉米穗数、穗粒数和千粒质量及产量均显著高于传统栽培模式与精准栽培模式;精准栽培模式下部分指标优于传统模式但与生态模式有差距。研究认为,生态栽培模式对玉米种植地土壤健康提升与产量增加效果显著,精准栽培模式有一定优势,传统栽培模式需改进,应推广生态栽培模式并结合科技优化,助力山东玉米产业可持续发展。

    2025年11期 v.43;No.407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5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7 ]
  • 基于不同播种时间的大豆产量与品质变化规律探讨

    尹顺局;

    为了探究菏泽地区不同播种时间对大豆产量与品质的影响,以“菏豆19号”为试验品种,于当地大豆种植基地开展研究。设置5个不同播种时间处理组,即4月20日(T1)、5月1日(T2)、5月10日(T3)、5月20日(T4)、5月30日(T5),各设3个重复,测定株高、分枝数等生长指标,单株荚数、百粒质量等产量指标,以及蛋白质、脂肪质量分数等品质指标,并采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播种时间推迟,株高、分枝数、产量及品质指标均下降,T1各项指标表现最佳。菏泽地区大豆宜在4月20日至5月1日播种可实现高产优质,为当地及类似地区大豆种植提供了依据。

    2025年11期 v.43;No.407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5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0 ]
  • 新型生物农药在小麦病害防治中的作用

    李凤云;

    为探究新型生物农药在小麦病害防治和促进植物生长方面的效果,特别关注芽孢杆菌(BSF)和三唑类(TF)农药的应用。通过在河南省小麦种植基地进行试验,选用“郑麦9023”为试验品种,设置包括对照组、化学农药组、BSF组、TF组和混合使用组在内的多个处理组。结果发现,新型生物农药显著降低了小麦病害发生率,其中混合使用组的病害控制效果最佳(71.7%)。同时,相比于对照组(株高78.3 cm、分蘖数6.4个/株、叶面积45.2 cm~2),混合使用组的小麦生长指标(株高81 cm、分蘖数7.3个/株、叶面积49.8 cm~2)均有显著提升,强调了新型生物农药在小麦病害防治和促进作物生长方面的重要潜力。

    2025年11期 v.43;No.407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1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4 ]
  • 花生种植技术研究:土壤管理与施肥策略优化

    林飞;刘永豪;

    为全面评估土壤管理与施肥策略优化对花生种植的影响(包括对花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在山东省临沂市的花生种植基地进行了试验,选用“鲁花11号”作为试验品种,设置多个处理组,包括对照组、常规施肥组、土壤改良组、新型肥料组和综合优化组。结果显示,土壤管理与施肥策略优化显著提高了花生产量和品质,其中,综合优化组效果最佳,强调了土壤管理与施肥策略优化在花生种植中的重要潜力。

    2025年11期 v.43;No.407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7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4 ]

品种育繁

  • 高产抗病花生新品种桂花43的选育

    熊军;唐秀梅;蒋菁;贺梁琼;黄志鹏;吴海宁;唐荣华;

    为开发出既高产又具备抗病性的新型花生品种,加速花生品种的迭代升级及推动花生产业的繁荣,以高产花生品种泉花551为母本,以产量稳定且抗锈病的汕油523品种作为父本进行杂交育种。历经F1—F8代连续数年的针对性选育,新品种桂花43在2016—2017年连续两年参与了广西多点花生新品种区域试验,结果显示其荚果平均产量分别达到4 591.50 kg/hm~2与4 336.65 kg/hm~2,相较于对照品种桂花21,增产率分别为15.77%和3.78%。此外,桂花43还展现出对叶斑病、锈病及青枯病的中度抗性,其蛋白质质量分数高达28.1%,粗脂肪质量分数为48.84%,且其油酸/亚油酸比值(O/L)十分理想。桂花43兼具高产与抗病等优秀特性,非常适合在广西及其他南方花生主要种植区域推广种植。

    2025年11期 v.43;No.407 47-5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8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6 ]
  • 玉米新品种高兴998的选育及栽培要点

    肖建红;任志强;卜华虎;张宁;杨慧珍;雷宁;

    高兴998是山西农业大学与山西高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HD095为母本、HDF011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玉米杂交种,该品种表现为丰产性与稳产性较好,具有抗旱性、抗倒性、抗病性等特点。2022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玉米新品种高兴998的亲本来源及选育过程、主要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2025年11期 v.43;No.407 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8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4 ]
  • 小麦种子繁育中的质量控制要点

    先米西开米尔·吾守;

    小麦繁育质量直接影响粮食安全,基于此,对小麦种子繁育质量控制重要性进行了阐述,同时指出了控制小麦繁育质量的相关要点,以期通过多方面落实各项控制措施全面提升小麦种子繁育质量,助推小麦种子繁育工作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2025年11期 v.43;No.407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6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 ]
  • 辽东栎种子发芽特性及种子苗繁育技术研究

    白小晋;

    辽东栎作为我国重要的树种之一,在生态环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此,阐述了辽东栎种子发芽特性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温度、光照、土壤含水量、种子以及播种深度等因素,详细介绍了辽东栎种子苗繁育技术,包括苗圃建立、整地作床、种子采集与处理、播种育苗和苗期管理等环节,提出了种子优化繁育技术,为辽东栎的人工繁育和推广提供了科学依据。

    2025年11期 v.43;No.407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8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7 ]

配套技术

  • 绿色栽培管理技术在农作物种植中的应用研究

    许兴平;

    如今,全球范围内均在推行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人们开始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绿色栽培管理技术逐步成为重要的农业技术之一。基于此,对绿色栽培管理技术进行了概述,探讨了该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应用及推广方式,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2025年11期 v.43;No.407 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1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 ]
  • 辣椒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高雪;

    辣椒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辛辣风味,在市场上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深受人们喜爱。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辣椒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在保证辣椒高产的同时,提高其品质,成为当前辣椒种植行业面临的重要课题。基于此,深入探讨了辣椒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辣椒种植者提供科学的栽培管理方法和实用的技术指导,推动辣椒种植产业健康发展。

    2025年11期 v.43;No.407 63-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9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7 ]
  • 新时期下小麦提质增效种植技术分析

    韩亚栋;解鲁军;杨超;

    小麦作为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品质对农业发展具有极大的影响。目前,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人们对小麦的需求也呈现上升趋势,并且对小麦品质也提出新标准,要求小麦种植技术要不断创新、优化,以此充分满足市场需求。从小麦种植现状来看,其品质与产量方面存在一定上升空间,需要结合地区环境特点,及时规范种植技术,以充分满足小麦生长需要,实现提质增效的发展目标,带动地区农业实现全面发展。基于此,深入分析了新时期下小麦提质增效种植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2025年11期 v.43;No.407 6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9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 ]
  • 高粱高产栽培技术及产量分析

    江小霞;

    高粱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在贵州省仁怀市长岗镇,高粱种植历史悠久,是当地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特别是红缨子高粱,是酿造酱香型白酒的核心原料,种植面积广泛,产量稳定。基于此,研讨了高粱高产栽培技术,分析了长岗镇高粱种植现状以及提高高粱产量的策略,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2025年11期 v.43;No.407 69-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4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0 ]
  • 羊肚菌-水稻轮作栽培管理技术研究

    李安中;黄鑫;林晓倩;郑凌燕;曹佳镭;竺子渲;

    羊肚菌-水稻轮作技术是在羊肚菌收获完成后,在该地块上种植水稻,这种轮作栽培模式不仅解决了土地农田利用率低的问题,还有效改善了土壤肥力,增加了农田生态系统稳定性,促进了农民增收,体现出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对羊肚菌-水稻轮作栽培管理技术要点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以供参考。

    2025年11期 v.43;No.407 7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5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1 ]
  •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优势及关键管理技术

    张帅;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是一种可持续、高效的种植模式,通过合理优化配置资源,充分发挥大豆和玉米的生长优势,可在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同时,增加农田生物多样性,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促进养分的互补利用。基于此,分析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主要优势,阐述了其关键管理技术,包括水分管理、施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以期为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2025年11期 v.43;No.407 75-77+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3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5 ]
  • 红薯高产栽培技术

    陈林;

    红薯因具有适应性强、生长周期短、产量高、营养丰富等优势,在贵州各地区广泛种植。当前,红薯在保障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在栽培管理工作中,提升红薯单产水平成为农业生产中的一项重要任务。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更多栽培技术应用于实际生产种植工作中,对于提高红薯产量和质量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基于此,分析了红薯高产栽培技术,旨在为相关栽培工作起到一定参考。

    2025年11期 v.43;No.407 78-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7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6 ]
  • 绿色无公害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关键点分析

    朱友文;

    分析了绿色无公害水稻高产栽培的重要性,探讨了绿色无公害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关键点。研究表明,通过采取综合性的措施,可以显著提高水稻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为玉林地区绿色无公害水稻高产栽培提供了可行性技术路径,也为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2025年11期 v.43;No.407 8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6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 ]
  • 凌海市玉米标准化栽培技术的关键指标优化策略

    刘芳;

    以凌海市为例,综合运用土壤科学、植物生理学以及现代农业技术手段,评估了玉米标准化栽培现状,分析了玉米标准化栽培技术中的关键指标优化方法,包括土壤肥力与种植结构、灌溉与病虫害防治,旨在提高玉米单产与品质。

    2025年11期 v.43;No.407 8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6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 ]
  • 玉米保护性耕作及全程机械化种植技术

    刘国路;

    玉米是固镇县重要的粮油作物、经济作物,在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增收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传统粗放式种植技术存在较多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将保护性耕作技术及机械化技术应用于玉米种植中,能够在保护土地的同时,提升玉米机械化生产水平,保障粮油安全稳定性。以固镇县为例,分析了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与优势,探讨了玉米全程机械化种植技术要点,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2025年11期 v.43;No.407 87-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6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7 ]
  • 贵州地区林下魔芋种植技术研究

    杨明明;

    魔芋营养丰富,其块茎可加工成魔芋豆腐食用,是一种功能性食品,具有清脂、降糖的功效,尤其在减肥瘦身方面效果突出。同时,魔芋还具有药用价值,可解毒消肿、健胃消饱胀,治疗多种疾病。贵州地区是中国魔芋的主产区之一,魔芋种植历史悠久。基于此,阐述了魔芋的生长特性与生态需求,分析了林下种植地的选择与准备,研究了魔芋品种的选择与繁育、种植技术与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贮藏,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2025年11期 v.43;No.407 90-92+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9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下载次数:9 ]
  •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分析

    陈兴;

    随着农业生产模式的不断发展,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作为一种创新的农业种植模式,受到越来越多农户和科研人员的关注。该种植模式通过合理配置玉米和大豆的种植行列,可提高土地产出率,优化农田生态环境,减少病虫害。基于此,介绍了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优势,探究了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方案,分析了玉米与大豆病虫害防治策略,以期为农业种植模式的创新和推广提供理论依据、实践指导。

    2025年11期 v.43;No.407 93-95+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0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 ]
  • 甘肃旱作区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栽培技术优化与产量提高研究

    祁永平;

    研究了甘肃旱作区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栽培技术现状,提出了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栽培技术优化策略,并通过田间试验对比分析了优化前后技术的产量及相关指标,结果显示,优化后的栽培技术显著提高了玉米产量,为促进甘肃旱作区玉米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2025年11期 v.43;No.407 96-98+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5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 ]
  • 小麦免耕高产栽培技术

    郭庆华;王广建;

    小麦作为全球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适应能力强,被广泛种植于各类气候区域内,尤其是在温带地区。随着全球人口的持续增长和粮食需求上升,提高小麦的单产和品质已成为农业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传统小麦种植模式以耕作和翻土为主,虽能有效控制杂草和提高土壤通透性,但频繁耕作却对土壤结构和生物多样性造成了不利影响,导致土壤侵蚀、肥力下降和水资源浪费等。新时期,小麦免耕高产栽培技术作为一种可持续的农业发展模式逐渐受到重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得到了有效应用,对于促进小麦高产增收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值得新时期在广大种植区做好推广与应用工作。基于此,探究了小麦免耕高产栽培技术,希望能为开展相关生产种植工作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2025年11期 v.43;No.407 99-101+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8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 ]
  • 玉米高产种植技术的关键要素研究

    刘虎;

    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飞速发展,玉米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之一,其产量及品质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畜牧业发展至关重要。基于此,分析了玉米高产种植技术的关键要素,以期为提高玉米产量及品质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也为推动玉米产业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贡献力量。

    2025年11期 v.43;No.407 102-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5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 ]
  • 玉米种植保护性耕作技术与应用研究

    张华;

    随着我国市场对玉米需求的增加和环境保护问题的加剧,传统种植模式下的玉米种植活动无法充分满足市场需求。为有效应对此情况,有必要提高对玉米种植技术的重视程度,运用保护性耕作技术,促进玉米种植产业发展。基于此,研究了玉米种植保护性耕作技术,以期推进玉米种植效益的有效提升,确保能够在有效保护种植区域周边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实现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积极响应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我国农业经济和环保事业共同发展。

    2025年11期 v.43;No.407 105-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5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1 ]
  • 安庆市小麦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初探

    刘满来;

    小麦作为我国重要粮食作物之一,日常需求量大,其生产效益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户收入。基于此,阐述了测土配方施肥主要技术,分析了安庆市小麦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对策,为安庆市小麦增产增效及精准施肥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2025年11期 v.43;No.407 108-110+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4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下载次数:7 ]

园艺科学

  • 不同柑桔品种优质稳产树型的修剪技术要点

    罗琳;

    柑桔树形修剪是果园管理的关键环节,以沃柑、清家脐橙、椪柑、塔罗科血橙和温州蜜桔这五种主要柑桔品种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其生长特性和果实品质要求,提出针对性的修剪技术方法。研究表明,优质稳产树形的建立需要考虑树冠高度、主干高度、枝条分布密度等多个因素。通过采取因地制宜的修剪策略,可有效调节树势、改善光照条件、提高果实品质,实现柑桔园的可持续高效生产。

    2025年11期 v.43;No.407 11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7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 ]
  • 黄瓜种植方法和注意事项研究

    樊卫民;

    黄瓜作为生活中常见的农作物,在我国多数区域均有广泛种植。要想保证黄瓜的产量与质量,种植人员需掌握科学的种植方法。基于此,简述了影响黄瓜生长的主要因素,并从选种、育苗、整地、幼苗处理、肥水管理5个角度出发,分析了黄瓜种植技术要点,阐述了黄瓜病虫害的防治方法,深入探讨了黄瓜种植期间经常出现的问题,希望能够为黄瓜种植提供一些参考与帮助。

    2025年11期 v.43;No.407 114-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8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5 ]
  • 冷杉苗木育苗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王耀峰;

    冷杉是一种重要的造林树种和观赏树种,其苗木培育对于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为提高冷杉苗木育苗质量和效率以及促进冷杉资源的有效培育与利用,探讨了冷杉苗木育苗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种子处理不当、播种育苗技术不完善、苗期管理不科学以及病虫害防治不力等问题,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2025年11期 v.43;No.407 117-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6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 ]
  • 马尾松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策略

    谢洋;

    以陕西汉中地区为例,研究了马尾松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策略,包括选地、整地、选种采种、种子处理、播种等方面,以提高马尾松成活率,有效推动地区林业可持续发展。

    2025年11期 v.43;No.407 120-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3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0 ]
  • 园林树木移植技术与成活率提升策略研究

    韦万轩;

    介绍了园林树木移植技术的全面流程,包括移植前的准备工作、移植技术操作流程以及移植后的养护管理,阐述了城市园林树木移植时场地勘察、环境分析、挖掘准备等前期工作的重要性,以及树木起挖、修剪、栽植与养护等移植过程中的关键技术环节。同时,分析了影响树木移植成活率的多种因素,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提升成活率的策略,包括精细化移植技术、加强移植后护理和营造适宜环境,展望了园林树木移植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强调了技术创新、绿色环保理念和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性,以期为园林树木移植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参考和建议。

    2025年11期 v.43;No.407 123-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6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4 ]
  • 红豆杉栽培与管理要点

    张亚宁;王剑波;

    红豆杉作为一种珍贵的经济和生态植物,在改善生态环境和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具有积极作用。目前,红豆杉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对红豆杉栽培与管理要点进行了分析和探究,旨在提高红豆杉栽培的成功率。

    2025年11期 v.43;No.407 126-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9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5 ]
  • 杨树栽培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黄习武;

    在益阳地区各类林业资源当中,杨树的种植面积显著扩大,不仅改善了地区的生态环境,也使很多林农走上了致富道路,切实推动了益阳地区发展。论述了杨树栽培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的技术要点,以提升杨树栽培水平。

    2025年11期 v.43;No.407 129-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8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5 ]
  • 柑橘栽培管理技术与病虫害防治策略

    蒋建军;

    柑橘作为湖南省洞口县重要的经济作物,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需求较大的水果种类,在农业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高效的栽培技术不仅能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还能显著增强果园的生态可持续性。但是,柑橘栽培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如病虫害频繁发生、气候变化以及土壤肥力退化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柑橘产业健康发展。基于此,对柑橘栽培管理技术策略以及病虫害防治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2025年11期 v.43;No.407 132-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8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2 ]
  • 葡萄栽培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技术

    韦峰;

    葡萄口感独特、营养价值丰富,在我国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和庞大的消费市场。我国葡萄种植面积广泛,从北方的干旱地区到南方的湿润地带,都有适宜葡萄生长的土壤和气候条件。因此,对葡萄栽培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研究,对于提高葡萄产量和品质、保障我国葡萄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葡萄栽培管理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方法两个方面展开研究,旨在为我国葡萄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2025年11期 v.43;No.407 135-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8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8 ]
  • 茶树栽培中修剪技术与树冠培养策略

    唐春东;

    茶树栽培需要合理应用修剪技术和树冠培养策略,以优化茶树生长条件生长,从而提高茶叶的品质。以汉阴县国有凤凰山林场为例,分析了幼龄茶树定型修剪、成龄茶树修剪等技术,提出了合理施肥、病虫害防治以及采摘管理等树冠培养策略,以确保茶树健康生长,为林场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2025年11期 v.43;No.407 138-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0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2 ]
  • 园林花卉苗木繁殖培育及栽培管理技术研究

    杨青新;

    园林花卉苗木在美化环境、改善生态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园林绿化需求不断增加,花卉苗木的繁殖培育和栽培管理技术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视。分析了园林花卉苗木的繁殖技术、培育方法及栽培管理要点,旨在提高花卉苗木繁殖效率、成活率和观赏效果技术。

    2025年11期 v.43;No.407 141-143+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5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 ]

绿色植保

  • 金沙县玉米病虫害防治关键技术

    陈新格;

    金沙县是贵州省重要的玉米种植区,但近年来病虫害频发,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基于此,分析了金沙县主要玉米病虫害种类及为害特征,探讨了农业、生物、化学和物理防治关键技术,如选用抗病虫害品种、利用天敌、科学用药和使用诱虫灯等。研究表明,综合运用这些技术可有效控制病虫害,显著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为金沙县玉米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2025年11期 v.43;No.407 144-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1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下载次数:2 ]
  • 现代农业种植中冬小麦种植技术优化及病虫害防治技术分析

    王维;

    冬小麦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其产量较高且种植效益巨大,对我国国民生活具有深远影响。聚焦于冬小麦在我国农业生产中的核心地位,从现代化农业生产的视角出发,深入剖析了冬小麦在现代化种植中的发展现状,详细探讨了现代化种植技术在冬小麦现代化种植中的应用与优化,以及如何提高病虫害防治效率,旨在进一步提高冬小麦的产量和质量,推动其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可持续发展。

    2025年11期 v.43;No.407 147-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9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5 ]
  • 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中的应用

    王清岭;

    受自然环境以及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等因素的影响,大豆病虫害问题发生率逐年增加,不利于大豆产业健康发展。基于此,阐述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中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方法,以期为种植户病虫草害防治提供参考。

    2025年11期 v.43;No.407 150-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8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 ]
  • 设施黄瓜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

    陈涛;

    黄瓜是一种常见蔬菜作物,为实现黄瓜一年四季供给,菏泽鲁西新区已经实现设施黄瓜栽培,温室环境虽然可为黄瓜提供适宜的生长条件,对提高产量和品质具有显著作用,但同时也面临病虫害威胁。基于此,结合菏泽鲁西新区设施黄瓜栽培现状,分析了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旨在最大限度降低其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2025年11期 v.43;No.407 153-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9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8 ]
  • 核桃种植中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措施

    薛娟;雷伟鹏;

    核桃是胡桃科胡桃属乔木,目前已广泛栽培,其观赏、药用及食用价值较为显著。然而,在种植过程中,核桃易受病虫害侵染,主要包括核桃枝枯病、细菌性黑斑病、炭疽病以及云斑天牛、举肢蛾、扁叶甲等,这些病虫害均可能对核桃栽培的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不良影响。基于此,总结了核桃常见病虫害种类及发生动态,提出了相应的防治策略,以期为果农防治病虫害提供技术参考。

    2025年11期 v.43;No.407 156-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0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 ]
  • 玉米种植中的常见病虫害防治策略

    陈宁;

    受自然环境变化及玉米种植模式等因素影响,玉米病虫害发生率逐年攀升,严重制约玉米产业健康发展。基于此,分析了常见病虫害对玉米产量的影响,探讨了预防工作的重要性及现存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防治措施,以期为农民提供科学参考,保障玉米品质与产量。

    2025年11期 v.43;No.407 159-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7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 ]
  • 基于生态理念的茶叶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路径

    赵德彪;

    随着全球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生态理念在茶叶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成为当前促进茶叶产业发展的关键趋势。基于此,探讨了生态理念下茶叶种植技术的选择与应用,包括种植区域的选择、有机肥料的使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多品种交错种植等,分析了生态理念下茶叶病虫害防治的可行性路径,包括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以及科学使用化学农药等措施。通过实施这些技术和措施,可以有效提高茶叶的产量和品质,同时保护生态环境,实现茶叶产业可持续发展。

    2025年11期 v.43;No.407 162-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6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4 ]
  • 水稻高产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耿仁宝;

    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与品质不仅影响市场供需平衡,还直接关系国家粮食安全。在栽培实践中,水稻产量与品质受种植人员的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控水平的制约。因此,种植人员需根据水稻生长特性,结合当地种植环境进行综合分析,以切实提高其品质与产量。基于此,阐述了水稻高产种植技术要点与病虫害防治的相关措施。

    2025年11期 v.43;No.407 165-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8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0 ]
  • 玉米高效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策略

    闫华国;殷超;

    玉米是中国主要农产品之一,营养丰富,环境适应能力较强,具有抗寒、抗旱、抗贫瘠等特点,改进栽培方法和采取有效的病虫害防治策略对提高玉米产量至关重要。玉米的丰收与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紧密相关,因此,需要合理开展栽培和病虫害防治工作。探讨了玉米高效种植技术的理念、原则及病虫害防治技术,旨在提高种植效益和防治水平,为提升玉米种植效益提供参考。

    2025年11期 v.43;No.407 168-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6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 ]
  • 小麦种植技术优化及病虫害防治策略研究

    石敏;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小麦是核心粮食作物之一,在国家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当前,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国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公众对于农产品质量和生态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优化小麦种植技术,实现小麦产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阐述了小麦种植技术优化要点及病虫害防治策略,为提高小麦产量、品质,推动产业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

    2025年11期 v.43;No.407 171-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0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 ]
  • 花生栽培中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及综合管理研究

    孟瑞;

    随着农业现代化飞速发展,花生作为重要的经济作物,其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然而,在花生栽培过程中,病虫害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花生的产量和品质。目前,存在病虫害种类较多、防治难度大、防治技术相对滞后等问题。基于此,分析了花生栽培中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及综合管理,阐述了花生常见病虫害的种类为害特点,探讨了农业、物理、生物防治等多种防治技术手段以及建立监测体系、制订科学栽培管理方案、加强田间卫生管理等综合管理策略,以期为提高花生种植效益和质量、减少病虫害损失、推动花生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2025年11期 v.43;No.407 174-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9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4 ]

问题探讨

  • 薄壳山核桃良种引进与林下套种技术的示范推广项目实施——以阜阳市颍州区为例

    刘争春;

    在新时代林业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大背景下,薄壳山核桃良种引进与林下套种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林地综合效益,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实践方式。基于此,介绍了薄壳山核桃良种引进与林下套种技术项目基本情况,阐述了项目建设内容与任务,分析了项目完成情况、项目效益,表明了项目取得的成效,包括优化高效栽培技术,推动绿色发展;推进产业提质增效,助力可持续发展;促进农户就业增收,助力乡村振兴;赋能社会经济生态,推动全面协调发展这四大项目成效。

    2025年11期 v.43;No.407 177-179+2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1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 ]
  • 水稻施肥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郎川;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施肥在水稻高产稳产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深入分析了当前水稻施肥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施肥不合理、肥料利用率低、施肥方式落后、施肥管理粗放等。为实现水稻生产提质增效和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应对策,包括科学制订施肥方案,实现“定位、定量、定时”施肥;采取综合措施提高肥料利用率,促进肥料与水稻、土壤间的协同高效;加快推广先进施肥技术与机械,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和劳动生产率;通过加强田间管理和灌溉管理等,为施肥创造良好的土壤和水分条件。只有多管齐下,才能切实解决水稻施肥中存在的问题,为促进我国水稻生产高质高效和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025年11期 v.43;No.407 180-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6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 ]
  • 绥阳县山银花产业发展面临问题与对策建议

    李安碧;陈永超;

    绥阳山银花产业的发展,不仅关乎当地农民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地方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近年来,绥阳县政府高度重视山银花产业的发展,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以扶持。然而,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亟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基于此,分析了当前绥阳县山银花产业发展情况,阐述了面临的问题,包括体制机制不健全、标准化体系建设有差距、营销手段单一、药食同源未认定迟滞产业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包括运用高新技术,突出产学研结合、改变群众观念,提高产品品质等,旨在推动绥阳县山银花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促进农民增收和地方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2025年11期 v.43;No.407 183-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0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5 ]
  • 小麦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刘文兴;张魏云;

    随着全球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峻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需求的不断增长,小麦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灌溉用水的高效利用成为关键。基于此,研究了水分对小麦生长的影响,分析了小麦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现状,剖析了现存问题与应对策略,为提高小麦灌溉用水效率、保障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稳定提供有力支持。

    2025年11期 v.43;No.407 186-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0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 ]
  • 南陵县10年间水稻种子需求结构及其演变趋势分析

    郭圣辉;

    通过调研南陵县10年间水稻播种面积、主导品种、种子价格、用种量、品种表现等方面,阐述了当地水稻种植基本现状,分析了水稻种子基本情况、商品粮市场基本情况、水稻种植结构调整现状,提出了农民水稻种植意向和对水稻未来育种目标的建议,为促进南陵县水稻生产和塑造南陵大米品牌提供助力。

    2025年11期 v.43;No.407 189-1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1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0 ]
  • 小麦生产中有机肥料使用效果及其经济性分析

    张强;李华军;

    随着农业现代化飞速发展,小麦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其产量和品质备受关注。然而,传统化肥的过度使用引发了土壤板结、环境污染等问题。基于此,阐述了有机肥料在小麦生产中的作用,研究了有机肥料对小麦生长的影响,包括提高出苗率、促进植株生长以及优化产量构成因素,探讨了有机肥料对小麦品质的提升作用,如增加蛋白质含量、改善面筋质量和丰富营养成分,分析了有机肥料使用的环境效益,包括改善土壤结构、减少土壤污染风险和促进生态平衡,并从经济性考量出发,分析了成本投入、产量提升带来的收益以及长期经济效益评估,以期为小麦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2025年11期 v.43;No.407 192-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8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9 ]
  • 辣椒栽培模式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王家军;

    近年来,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持续调整,辣椒作为主导蔬菜品种,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贵州省辣椒栽培历史悠久,辣椒以品质优良、产量高而著称,对当地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起到了关键性作用。然而,目前辣椒生产中面临栽培模式不科学、连作障碍频发、病虫害问题严重等多重挑战,这些因素严重影响了辣椒产量和品质。基于此,深入研究了贵州省辣椒的栽培模式,旨在为贵州省辣椒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2025年11期 v.43;No.407 195-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0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6 ]
  • 盘州市马铃薯的科学种植与管护

    陈建华;

    近年来,依托有利的自然条件,盘州市积极扩大马铃薯种植面积,推动了农业种植结构的持续优化和收益的不断提升。然而,当前马铃薯种植中,部分农户种植和管护技能偏低,制约了产量和品质的稳定提高。鉴于此,结合盘州市马铃薯种植环境,深入分析了马铃薯科学种植方法,包括选地、整地、品种选择、种薯选择与处理以及播种等方面,总结了马铃薯科学管护方法,包括间苗定苗、中耕培土除草、灌溉与排水、追肥、病虫害防治、收获和储存等方面,为农户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2025年11期 v.43;No.407 198-2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0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0 ]
  • 秸秆资源化利用在生态循环农业中的应用与推广研究

    冯伟;

    秸秆作为农业生产中广泛产生的可再生生物质资源,在生态循环农业体系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秸秆进行资源化利用,不仅能够有效减少环境污染,还可提高土壤肥力、发展清洁能源、促进养殖业和种植业协同发展。基于当前秸秆资源化利用与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现实困境,从直接还田、能源化、饲料化及基质化等多模式入手,深入探讨了多主体协同与机制创新的关键路径,为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和绿色可持续奠定基础。

    2025年11期 v.43;No.407 201-2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5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6 ]
  • 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与品质的影响分析

    徐瑞娟;

    种植密度是影响作物产量与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甘肃这一玉米种植大省中显得尤为重要。甘肃地区复杂的地理气候条件使得各地种植密度差异较大,这对玉米的产量提升与品质优化构成了严峻挑战。着眼于甘肃地区的实际情况,全面分析了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合甘肃地区的地理环境、气候特征和以往相关研究成果,阐述了种植密度与玉米产量构成因素,包括穗数、穗粒数、千粒质量之间的关系,以及种植密度对玉米蛋白质、淀粉、脂肪等关键品质指标的作用机制,旨在优化种植结构,提升玉米产量与品质,从而推动甘肃玉米产业高效、可持续发展。

    2025年11期 v.43;No.407 204-2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5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1 ]
  • 生态文明视角下天麻特色产业促山地农业发展的策略研究——以大方县为例

    熊科;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使得人们对当前生态环境建设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天麻作为我国传统中医药中特别珍贵的一味药材,能够有效治疗头痛、眩晕、肢麻以及风湿痹痛等症状,相较于传统农作物,天麻的经济效益较高,在当前山地农业创业发展中具有显著的优势与潜力。基于此,以大方县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深入研究了生态文明视角下天麻特色产业促进山地产业发展的有效策略,分析了天麻种植的产业现状、发展优势与劣势,以期为天麻特色产业健康与可持续发展,促进山地产业创新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2025年11期 v.43;No.407 207-2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0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9 ]
  • 农业种植技术和现代农业机械化的相关性探讨

    陈建林;

    深入探讨了农业种植技术与现代农业机械化之间的内在联系与相互促进关系,分析了当前农业种植技术与机械化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指导农业实践,为农业现代化进程提供参考。

    2025年11期 v.43;No.407 210-2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6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 ]
  •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卢晓芬;

    玉米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提升玉米产量和品质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有效推广中面临诸多挑战。尽管科研部门不断开发出新的栽培技术以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但在技术的实际应用中,却因推广体系不完善、技术与实际生产需求脱节,以及具体推广策略缺失等问题,导致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不尽如人意。鉴于此,深入分析了玉米种植技术推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旨在为农业政策制定者和实践者提供策略上的指导,以优化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效果。

    2025年11期 v.43;No.407 213-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4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0 ]
  • 西红柿无公害种植技术及其市场推广策略研究

    赖启芳;

    深入探讨了西红柿无公害种植技术的关键环节以及市场推广的有效策略,分析了种植技术中的土壤管理、病虫害防治、灌溉施肥等方面,以及市场推广中的品牌建设、社交媒体应用、线上线下融合等策略,旨在为西红柿无公害种植与市场推广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研究发现,科学的种植技术和有效的市场推广策略能够显著提升西红柿的产量和品质,同时增强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2025年11期 v.43;No.407 216-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8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 ]
  • 规范玉米种植技术保障玉米增产增收

    谭燕;

    围绕规范玉米种植技术与增产增收的关系展开研究,系统分析了当前玉米种植中常见的技术误区,包括品种选择盲目化、种植密度管理粗放化、施肥方式简单化及病虫害防治滞后化等问题。针对这些误区,详细阐述了规范玉米种植技术要点,涵盖科学选择优良品种、精准整地与精细管理、合理确定种植密度、水肥一体高效利用、病虫害综合防控以及机械化作业全程应用6个方面,同时提出了强化技术保障措施,包括技术培训系统化、示范基地标准化、服务体系专业化及政策支持多元化。

    2025年11期 v.43;No.407 219-2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9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 ]
  • 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中的政策支持与优化策略研究

    郜云;

    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对于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当前绿色农业技术推广中的政策支持内容,重点探讨了资金支持、技术服务与市场激励在提升技术推广效果中的作用。同时,梳理了推广过程中面临的农民接受度低、经济效益与推广成本矛盾以及技术适配性问题等挑战,并提出了完善政策设计、加强技术培训与服务、提升研发能力以及推进市场化运作的优化策略。研究表明,绿色农业技术推广的有效实施需要政策支持、技术优化与市场推动的有机结合,以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的绿色转型。

    2025年11期 v.43;No.407 22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3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6 ]
  • 下载本期数据